磴口县在哪儿?带着“长枪短炮”的这26名青少年,为啥让大人都羡慕了?

来源: 中国少年报 2025-08-21 10:24:18

26名青少年

带着“长枪短炮”去干嘛?

磴口县在哪儿?

营员从哪来?                                                      

“我希望能在奚志农等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有关野生动物摄影的技巧和方法。”“我希望学会新的摄影技术,认识更多的野生动物。”……

8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来了一群特殊的“游客”。他们的行李箱中,有一些装备格外显眼——大小不一的相机机身和长短不一的镜头。原来,2025 WCY青少年保护自然影像推动计划“自然少年团”训练营在磴口县正式开营。这26名青少年作为训练营营员,将开启为期7天的追梦之旅。

“自然少年团”开营                              

今年7月初,“用影像保护自然”青少年保护自然影像推动计划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指导,未来网主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公益基金会协办,“野性中国”工作室、《国家地理》少儿版提供技术支持,中央美术学院提供学术支持。该活动面向9岁至18岁的青少年,征集自然影像作品,旨在通过创新影像创作与自然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号召青少年走近自然、记录自然、守护自然。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热爱摄影、热爱大自然的青少年积极参与。他们上传的作品,经过自然影像摄影师、生态学者、资深媒体人、自然摄影机构、学术机构代表等专家评审团的严格评议,产生200件入围作品。其中的佼佼者——26名小摄影师,更是获得了“自然少年团”训练营的入营资格!

这些营员最小的只有9岁,最大的也仅有17岁。因为对自然、对动物的热爱,他们相聚在训练营。来自河南郑州的杨宜葭,最喜欢在河南大学近距离拍摄白天鹅;来自上海的张一楠,有一次为了拍摄渔鸮,足足等待了7小时;来自云南大理的丁子善,在云南高保山百花岭山林里拍摄时,还见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五角大虫……

从磴口县出发                              

这次实训,26名青少年们将在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奚志农等专业导师的指导下,深入阴山山脉腹地、踏入乌兰布和沙漠、走近奈伦湖畔,学习专业的摄影知识和技巧,实地记录、探寻生态治理成果,发现生物多样性之美。

磴口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经过短暂休整和理论课程培训后,营员们将正式开启这趟追梦之旅。

奚志农老师在开营仪式上进行分享

开营仪式上,奚志农老师率先为营员们发放了摄影相关教材,介绍了训练营的历史。他说:“期待和青少年营员们一起去探索沙漠绿洲的生物多样性,共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董磊老师在开营仪式上进行分享

孙晓东老师在开营仪式上进行分享

此外,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青少年保护自然影像推动计划系列活动“自然少年团”乌兰布和影像训练营首届导师董磊老师分享了自己对自然影像的喜爱,表示愿意与营员们交流对拍摄自然的理念,思考更多人与自然的关系。非遗保护公益机构“稀捍行动”联合发起人、乌兰布和影像训练营首届导师孙晓东老师说:“特别开心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观察自然,期待新一代优秀的自然野生动物摄影师,就在你们中间出现。”

开营仪式上,营员们专心听讲、积极互动

“影像自然,保护未来!”听,大家已经做好准备!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接下来的精彩实训吧!

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记者 李杨 谢青

摄影摄像 韩春 田梓氚

【编辑高富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