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名单在这!“自然少年团”自然影像(乌兰布和)训练营结营!

来源: 中国少年报·未来网 2025-08-09 14:10:21

训练营师生优秀作品展

8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因26位少年的到来而沸腾!这里,正是“影像自然·守护未来”2025青少年保护自然影像推动计划“自然少年团”自然影像(乌兰布和)训练营结营地和荣耀起点。(此前报道)

26位从全国1735份作品拍摄者中脱颖而出的自然影像少年达人,以镜头为眼,在沙漠与绿洲间完成了一场深刻的生态文明洗礼,用光影书写了属于新时代青少年的自然守护宣言。

本视频仅用于公益宣传

自然课堂:影像背后的生命觉醒

“刘嘉俊”

“到!”

“张一楠”

“到!”

……

“我们26位同学,应到26位,实到26位。”结营仪式的开场有点儿特别。

这次实训,26名青少年们在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奚志农,非遗保护公益机构“稀捍行动”联合发起人孙晓东,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董磊等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营员们的摄影作品经过导师团队专业评审,共评选出特等奖(奚志农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8名。

营员中,有来自云南的王泽容,作为组长尽职尽责,总能带领队友找到许多独特的拍摄对象;

有物种知识储备丰富的张一楠,可以说出许多动植物的名字,并且注重爱护动物、保护自然;

有科普小达人李天行;

有营内年纪最小的王越泽,小小的身体就能够背起和他差不多身高的摄影包;

有能量满满的中国少年报小记者王哲樸,拍摄时非常注重环境保护……

六天五晚的沉浸式训练,是一场跨越千里的自然对话。营员们踏过乌兰布和沙漠的沙脊,看见阴山岩画的千年印记,听见龙游湾湿地的鸟鸣声浪。当清晨6点的凉风掠过湿地,少年们已架起相机,等待被露珠和晨光唤醒的鸟儿;当暮色笼罩沙漠,他们屏息凝神,定格沙漠蜥蜴的生动瞬间。

认真聆听的杨颜菲

“从东经116°的北京到东经106°的乌兰布和,16岁的心脏拥抱着尽力托起的蓝天。”一等奖获得者、清华附中观鸟会会长杨颜菲在感言中动情说道,“俯下身,眼睛就明亮了;贴近大地,心灵就虔诚了。”

正在发言的丁子善

来自云南大理的丁子善分享道:“拍摄沙漠野生动物时,要尽量低下身,把自己和镜头都放低,再慢慢靠近,不让它们感到害怕,这样才能拍到它们最自然的状态。我想这就是尊重。”

正在发言的董磊老师

正在发言的孙晓东老师

董磊老师惊叹于少年们的专业素养:“9岁到17岁的营员中,许多人已形成独特风格,这让我对中国生态摄影的未来充满信心。”孙晓东老师更是被营员们的团队精神打动:“不论是清晨的拍摄,还是深夜对照片的后期处理,大家从陌生到凝聚、互帮互助、不怕辛苦。你们在观察、记录大自然的时候,以尊重和保护为前提,这正是生态摄影最珍贵的火种。”

星光璀璨:影像殿堂的荣耀时刻

奚志农正公布奖项

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中,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创始人奚志农和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俞敏洪联合为特等奖得主刘嘉俊颁发证书和奖杯,此刻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刘嘉俊以慢速、长焦、微距三张使用不同摄影方法拍摄的照片,获得评委老师的一致赞誉:“全面而生动。”

奚志农先生作为中国野生动物摄影与自然保护的著名摄影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拍摄和保护工作,实践着“用影像保护自然”的信念。他尤其重视并大力推动青少年自然影像教育项目的发展,为应对自然教育面临的困境,重建青少年与自然的联结,做出了无数努力。本次活动专门设置了“特等奖·奚志农奖”。他和俞敏洪先生首次为特等奖获得者刘嘉俊颁发了该奖项 。

奚志农(右)与俞敏洪(左)为特等奖获得者颁发“特等奖·奚志农”奖

奚志农推动的青少年自然影像教育,本质是将“自然保护区建在每个人心里”的一种生态文明教育探索,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产出多少作品,更在于培育年轻一代的生态保护意识:当孩子习惯用镜头阅读自然之书,保护就不再是口号,而是刻入基因的本能。正如奚志农所言:“真正的改变,始于看见;而看见的力量,终将属于未来。”

获奖名单,星光熠熠

特等奖(奚志农奖):

 刘嘉俊

一等奖: 

曹宇杰, 丁子善

二等奖: 

周子玉, 杨龙舒, 王泽容,

杨颜菲, 张一楠

三等奖: 

张宸睿, 朱雨晴, 王小航, 

王哲樸, 王思博, 王越泽, 

骆熹旻, 王珺玉, 张书赫, 朱浩林

优秀奖: 

赵子宸, 李天行, 徐浩然, 

李秋豪, 刘宇涵, 王梓睿鑫, 

杨宜葭, 郝骏之

以下为获奖作品:

特等奖·奚志农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奖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做了一件从心底热爱的事。”俞敏洪鼓励营员们,“相机是你们观察世界的第六感,这份对生命、对自然的尊重与审美,让你们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我希望大家能始终保持对世界的探索,勇往直前,奋发向上!”

绿色传承:从沙漠绿洲到未来行动

结营仪式不是终点,而是生态文明传承的起点。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编辑蔺玉红出席了颁奖仪式并致辞。据悉,26位创始营员将成为中国少年报·未来网小记者或特约摄影记者。

蒙牛集团常温特通渠道负责人孔相合

蒙牛集团常温特通渠道负责人孔相合分享了乌兰布和的生态奇迹:“十年间,我们在此种植9800万棵植物,将220平方公里沙漠变为绿洲。今天,这片土地因你们而成为自然教育基地——证明沙漠可开发,牛奶可流淌于绿洲,而青少年,终将改变世界。”

全体营员与嘉宾大合影

本次活动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指导,未来网主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公益基金会协办,“野性中国”工作室、《国家地理》少儿版提供技术支持,中央美术学院提供学术支持。为持续推动青少年自然影像教育,凝聚更专业的力量、搭建更优质的资源平台,活动聘请了奚志农,俞敏洪,孙晓东,董磊,蒙牛集团副总裁、集团特通业务部负责人刘永胜担任顾问并颁发聘书,期待他们为下一届活动开展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指导,推动青少年自然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记者 李杨 杨婧

【编辑高富灿】